2020-09-08 14:19:45
2020-09-08 14:19:45
“因為我們設計的是座未來之城,所以在當下即要考慮更加復雜、高效的新能源采集、供給和使用方式。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改變陳舊的城市規劃理念,考慮補充一些更有價值的新型能源布局形式和策略。”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未來人們對城市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藍天組希望能探索城市的發展潛力,它的未來可能像一座云端城市,也可能像一座如大腦般組織、運行的城市。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Research
△ 城市化歷程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設計范圍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手稿:文化遺產與自然城市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Planning Approaches
…理性、嚴謹、無盡地變化;精心設計與松散定義的矛盾結合;兀立卻又緩緩移動,始終彈性地適應系統的當前需求。像大腦,像云,也像城市。
“... rigit yet constantly transforming, designed yet looselydefined, standing yet slowly moving, adapting always to the current needs ofthe system. Like the brain. Like a cloud. Like a City. ”
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直接依賴能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彰顯。目前,世界上近55%的人口為城市人口,城市將成為最大的能源消費者和生產者。因此,能源問題將成為城市規劃的主要議題。
當前,公認的城市美學依附于機動車并受其控制 。汽車在20世紀初改變了城市的形態,并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能源和自然資源成為城市規劃的新驅動力,城市形態將再次發生變化。能源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們則需要接受一種新的審美觀。
△ 城市肌理的變化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當前的城市規劃工具-總體規劃-是一種基于二維思維模式的靜態規劃。新的城市規劃策略要求使用3D動態的工具,即能源空間規劃(ESP)。
ESP基于可再生能源定義了新的城市規劃規則,并在三維空間中提供了有關容量、密度、孔隙率、空隙、城市微氣候、綠色空間、公共空間使用等的詳細信息。
△ 風能塔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從核心能量區域派生出的3D能量線,可以在三維空間中定義建筑物的輪廓。
規劃策略
根據能源空間規劃原理,藍天組在其方案中了提出了四項規劃策略:
△ 南側整體鳥瞰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北側整體鳥瞰圖-綠脊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未來在邯鋼區西廠搬遷后,都市擴張將沿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向西部綠色廊道以及南部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發展。
△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綜合塔樓能源演化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風能塔分布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風能塔沿主導風向放置,該風向也是城市軸線。風能塔可分為四個部分:形態自由的圓錐體,覆有銀框光伏電池的金屬質感立面,圓錐頂部的風力渦輪機,以及附帶觀景臺的頂層。
△ 風能塔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能源塔本身即可能源自給自足;通過其高能效而產生的多余能量可以存儲在電池或地面以下的蓄水池中,也可適用于城市中的其他場所和活動。
Energy Typology +
Function Typology =
Final Typology
能源類型+功能=最終街區類型
△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藍天組研究了住宅街區、科研與辦公街區、商住混合街區、中心商業街區4種不同的街區類型。以住宅街區為例,自然通風為導向的布局更為適應節能的需求。
△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Urban Planning
藍天組對邯鋼新區的未來愿景是“維系現在到未來的樞紐”,總體規劃中啟動城市文化軸線,將工業遺產活化成為開放式工業遺產博物館,打造“綠脊”,以生態溶解城市邊界,并用豐富多樣的城市功能分區布局詮釋新區之“新”。
△ 邯鋼新區都市規劃圖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活力文化軸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主要邯鋼廠房軸線高爐至焦爐構成活力文化軸,邯鋼廠房南側軸線則成為創新產業軸。地塊功能劃分為文化、商業、住宅和開放空間,空間網格與邯鄲的主要城市基礎設施動脈相連,健康和可持續的環境將引發新型態的都市開發模式。
△ 規劃方法-疊加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綠色邊緣溶解-鳥瞰圖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邯鋼鋼鐵廠改造為邯鋼自然科學與科技公園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邯鋼鋼鐵廠老建筑改造為城市花園博覽會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藍天組選擇了場地內活力文化軸線周邊的核心區,作為城市開放空間重點設計。他們在能源空間設計原則下研究街區類型,通過改造邯鋼廠生產線活化工業遺產,最終將其打造成為開放式工業遺產博物館。
△ 核心區空間規劃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藍天組的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原則:保持密度、增加密度;城市肌理與綠化空間疊加,公園、娛樂等都需要綠化空間;緊臨綠色空間的應該是能源建筑,而能源建筑的朝向則與風能、太陽能等緊密關聯。
△ 核心區效果圖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Industrial Production
Line Transformation
工業生產線改造
△ 工業生產線改造范圍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綠化系統規劃圖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工業生產線改造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工業生產線改造為邯鋼公園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Function Distribution
功能布局
△ 功能布局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核心商業區的塔樓聚集布局效應,將激活都市內部的空間發展張力軸線,并生成可識別的天際線。引入規模企業,吸引未來更多人才的入駐。
湖區疊墅住宅、有機集合式住宅等各住宅項目沿綠色廊道、濱水區設置。
商住混合街區將滿足現代工作環境的需求,并為住宅和商務區提供必要的娛樂和休閑場所及設施。
△ 重要界面控制圖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 西側整體鳥瞰圖 © 藍天組建筑事務所
未來邯鄲將會是一座自然遺產之城
一個多元創新的活力核心
一片健康生態的智慧社區
一座彰顯文脈的立體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