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 14:55:00
2018-11-08 14:55:00
在邢臺科技館國際設計競賽中,孟建民團隊作為受邀的四家國內外知名建筑團隊之一,從城市、場景、建筑三個維度出發,針對文化建筑普遍存在的痛點問題,為邢臺量身定制了一座真正能夠代表邢臺城市品牌形象,激活邢臺城市發展的科技館。
孟建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建筑設計大師,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他提出的“本原設計”理論,強調以“全方位人文關懷”為核心觀念,實現“建筑服務于人”。核心思想是對人的關懷與服務。
本原設計研究院隸屬于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其前身為孟建民建筑工作室,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先生創立并擔任總指導,具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原創型設計機構。
邢臺科技館方案效果 © 孟建民團隊
邢臺科技館方案模型 © CBC
邢臺處于京津冀城市圈內,它和其他的城市之間有一種協作關系,孟建民團隊希望通過科技館的打造使邢臺在城市圈里面突出自己的位置和特色。團隊認為新區的文化建筑往往會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辨識度太低。第二,匹配度太弱。針對這兩個痛點,孟建民團隊通過城市、建筑、場景三個維度的思考出發,為邢臺量身定制真正能夠代表邢臺城市形象,激活邢臺的科技館建筑。
從人出發,梳理核心痛點,解決關鍵問題 © 孟建民團隊
科技館建筑的塑造是突出邢臺獨特的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契機。孟建民團隊希望以邢臺科技館為契機,重塑邢臺郭守敬重要文化品牌,圍繞郭守敬為邢臺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城市文化名片,實現建筑與城市的共贏。
選取最具代表郭守敬的元素 © 孟建民團隊
獨一無二、代表邢臺 © 孟建民團隊
辨識獨特,城市名片 © 孟建民團隊
全國最全、最有特色的郭守敬主題展廳 © 孟建民團隊
· 建筑維度 ·
科技館的建筑模式要有創新,靈活可變,能夠適應未來不同的需求。對于一座公共文化建筑來說,更應該關注建筑的生命力,建筑的運營和未來的使用方式。孟建民團隊在設計過程中對一些世界著名的科技館做了一些研究,發現簡單的對標與模仿并不可行。
這些科技館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極其高,而邢臺科技館必須結合自身的經濟實力與受眾需求相匹配,因此從建筑策劃層面上來講,邢臺科技館的建設與運營還應該牢牢抓住郭守敬這一特殊的文化品牌。基于這一理念,孟建民團隊在原來單一的科技館定義上進行提升,形成科技館+的運營模式。
匹配度:科學館+,以科學館大劇院為契機,強調文化服務核心 © 孟建民團隊
化整為零,資源共享 © 孟建民團隊
未來的科技館應該能適應不同的使用需求,功能靈活轉換 © 孟建民團隊
圍繞文化核心的特色靈活空間 © 孟建民團隊
創新的管理模式,分時分主題獨立開放 © 孟建民團隊
靈活多樣的布展方式,滿足未來科學館的不同發展模式 © 孟建民團隊
特色展覽空間+靈活變換空間 © 孟建民團隊
特色鮮明的文化核心 © 孟建民團隊
開放流動的大平層的展示空間 © 孟建民團隊
· 場景維度 ·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傳統的展陳模式已經落后,單一的展品不足以吸引人們的關注。孟建民團隊認為面向未來的展陳模式,應該是強調沉浸式與互動式,從過去單一視覺體驗逐步發展為多元化的感官體驗,來增強使用者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因此對邢臺科技館來說,未來的展陳將結合建筑空間一體化設計,形成不同維度的體驗互動展廳。
特色展廳——沉浸式球幕展廳
其中,頂層的球幕展陳將采用全景全息模式。場景以宇宙星空為主題,給人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宇宙展示,多媒體投影技術結合建筑本身的穹頂形式,在不更換展陳設備的基礎上,靈活變化其內容,這樣可以大大節省它的運營成本。
結合建筑空間,融合多元的展陳模式 © 孟建民團隊
特色展廳——沉浸式球幕展廳 © 孟建民團隊
宇宙奇景 © 孟建民團隊
海洋秘境 © 孟建民團隊
特色展廳——郭守敬特別展
中間的常設展廳以郭守敬為主題,打造固定的展覽空間,是本館的核心館,也是邢臺匹配度最高的展示區域。而外圍的開放流動空間,則可以根據未來的實際使用需求靈活的轉換功能。為科技館的未來發展留有足夠的彈性空間。
最濃縮的郭守敬IP © 孟建民團隊
特色展廳——室外全景展
除了室內體驗展廳外,在10公里的標高位置還設置了獨具特色的360度的戶外觀影長廊,這個長廊打破了傳統科技館的黑箱式的展陳模式,創造與周邊環境為一體的展陳模式。同時,室外屋頂花園將結合建筑表皮的星象圖,使其成為華北地區最有特色的室外科普教育基地。
360°景觀一體化展示長廊 © 孟建民團隊
郭守敬星圖——獨具特色室外的觀星體驗 © 孟建民團隊
城市空間——開放活力的無邊界首層空間
首層的架空部分將與城市開放空間相結合,形成一個完全開放、無邊界的科學主題的公園。讓人們的體驗不僅局限于建筑室內,在建筑室外也能有豐富的文化生活。孟建民團隊希望由建筑回到城市,科技館將與旁邊的大劇院共同形成邢東新區最具有特色城市文化服務中心。
邢臺科技館效果圖 © 孟建民團隊
邢臺科技館方案模型 © CBC
Q1 全球目前面臨發展緩慢、輻射帶動力弱等問題的城市不在少數,邢臺也是其中之一。您認為應當用怎樣的創新策略激活邢臺作為三線城市的發展活力?
孟建民團隊講述邢臺科技館方案 © CBC
Q2 高鐵的網絡現在在正為城市發展帶來一些機遇,邢東新區的發展也是想以高鐵站建設作為契,基于這種高鐵新城的未來發展,您認為邢臺將如何實現產城如何發展,并塑造出特色城市空間,以此推動邢臺新區與周邊城市區域協同呢?
孟建民:高鐵的發展給中國城市發展注入了非常大的活力,它在時空觀念上給予很大的改變,人們出行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邢臺作為高鐵線上的一個三線城市,可以借助于這樣一個特殊的條件和優勢,將來可以彌補一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它們的一些短板,發揮自身的優勢。同時借助于交通的便捷和未來高科技,互聯網等,有一些遇見性和超前的布局,來為邢臺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孟建民院士對邢臺進行實地踏勘© CBC
Q3 您如何看待“大師邀請賽”這種創新型城市解決方案?
孟建民:我覺得CBC組織這樣一個方式非常好。這種有持續性的大師邀請賽會給邢臺城市發展和建設,以及城市環境的品質和建筑的品質帶來巨大的提升。因為CBC的學術資源和專業資源非常的廣,具有非常強的號召力,組織國際規格的事務所來關注參與這樣的賽事,這本身就對河北,對邢臺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和促進。
“第二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邢臺)成果展”孟建民團隊方案展示 © CBC
Q4 作為本次“大師邀請賽”的受邀團隊之一,您對邢臺有什么構想,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有何建議?
- 組織機構 -
主辦單位
邢臺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邢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策劃執行單位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
- 為美麗河北而規劃設計——第二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 -
當下中國城市發展面臨著眾多挑戰,同時也蘊含著新的發展機遇。新時代背景下,急需探索出立足于中國城鄉創新的發展思路,邢臺作為河北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老城的空間布局已經不能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以舉辦國際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大賽為契機,通過大師邀請賽、國際競賽的方式用創新性的方法解決邢臺城市發展難題。
河北省以舉辦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為契機,全面提升城市規劃設計水平,以高水平的設計理念和成果,促進城市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打造富有活力、潛力、魅力和實力現代化城市。2019年3月27日,為美麗河北而規劃設計——第二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在河北省邢臺市正式拉開帷幕。大賽由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邢臺市人民政府、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承辦,邢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策劃執行。
第二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主要包含:邢東新區城市設計國際大師邀請賽、邢臺大劇院建筑設計國際競賽、邢臺科技館建筑設計國際競賽以及第二屆Q-CITY國際大學生設計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