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八月的宿遷還在被盛夏的細雨籠罩時,一場持續已久的競賽在江蘇宿遷拉開了評審的序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以科技為矛、藝術作盾,劃圖紙為戰場,在這方寸之地,用設計,讓腦海中的“智慧城市家居”得以呈現。
第二屆“衲田杯”可持續設計國際競賽自競賽發布以來,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建筑、景觀、城市規劃等方向的高水平設計師和相關專業學生,跨專業、跨學科從業者及新技術、新能源研究機構、企業等報名參加,最終評選出23組獲獎作品,其中包括:
一等獎 1 組
二等獎 3 組
三等獎 5 組
優秀獎 14 組
用設計為城市添“新衣”
August
08.2018
被乾隆皇帝贊為“第一江山春好處”的宿遷,不僅擁有“綴衲百花色”的衲田花海,也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經歷了幾十年快速成長,中國的城市空間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由增長機器回歸生活家園。而公共設施是城市的家居,關乎居民的生活質量和體驗,也是塑造城市特色與魅力的主要場所。
第二屆“衲田杯”可持續設計國際競賽由宿遷市人民政府主辦,宿遷市規劃局、CBC建筑中心和《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承辦,以“新技術引領下的智慧城市家居”為題,旨在以 “新技術+”的跨界模式,發現新技術與城市基礎建設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結合點,通過對生活中平凡事物的改造,切實提高人們在城市中的便利度、安全度及自豪感,減少城市運營維護成本,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及藝術體驗。
>>>獎項揭曉<<<
2018年8月18日,第二屆“衲田杯”可持續設計國際競賽評審會在宿遷圓滿落幕! 十余位國內外知名建筑師、規劃師擔當評委,經過評審投票,最終,pentatonic 設計公司團隊JooHyung Oh, Jae Ho Yoon, Sunjae Yu, Su In Kim的作品Rainbow Loop(彩虹環),以其新穎獨特的切入角度,與新技術相結合的可持續性設計方案,在眾多報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為此次競賽畫下圓滿句號。
評委會主席楊保軍認為,一等獎作品結構簡潔,但不是依賴超大尺度自上而下的建造,而是憑借微觀尺度和豐富多樣的設計,來改善城市公共空間,激活城市的多彩生活。環形上的每一段,都可以結合周邊的功能進行環境優化、品質提升、活力彰顯,貫穿起來又對即有相對松散的城市空間進行了再結構。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多種富有創意的城市家居,都可能在這條“彩虹帶”上得以運用和展現,并與城市生活融合。
一等獎:Rainbow Loop
獲獎單位:pentatonic 設計公司
獲獎者:JooHyung Oh, Jae Ho Yoon, Sunjae Yu, Su In Kim
設計說明
城市基礎設施,作為一個暗潛在地下支撐著城市運作的系統,在社會和技術里的湍流中須不停的保善其最佳的運作。一個嶄新并具有靈活反應度和普遍性的“網絡”系統,將成為未來城市基礎設施的雛形規范。 在活躍的“網絡”模式下,我們建議將線性的公園改進為連續的環形公園,讓公園設施的效益更直接的滲透到其附近的城市肌理中,最后將各種資源如能源,水,廢棄資源,甚至資訊資源都循環在其中。彩虹七色,各自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我們將它們交織在這個項目中,以編制出一個有無限城市活動光譜的連續環形。 分布在宿遷的七個環形公園各具功能,讓科學技術與空間語言與城市肌理相互交織。
>>>獲獎名單<<<
一等獎1名 The First Prize
二等獎3名 The Second Prize
三等獎5名 The Third Prize
優秀獎 14 名 The Honorable Mentions
>>>評審現場<<<
當天上午,評審團參觀了競賽參考場地及宿遷城市展覽館。宿遷位于江蘇省北部,總人口591萬、面積8555平方公里。宿遷屬淮海經濟帶、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是江蘇最年輕的地級市之一。未來,宿遷將依托城市設計試點,以開放的心態、最大的熱情接受新理念、新方法、新科技和新事物,為廣大設計師們提供最大的自由和空間,為宿遷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生活品質提升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共同構建宿遷獨特的城市“符號”。
評審團參觀競賽參考場地及宿遷城市展覽館 © UED
隨后,評審會在《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執行主編柳青的主持下拉開帷幕。宿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榮錦和本屆競賽評委會主席、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分別致辭,宿遷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胡志華為嘉賓介紹了本屆競賽的參考場地,柳青宣讀評審規則,第二屆“衲田杯”可持續設計國際競賽評審正式開始。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執行主編柳青 © UED
宿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榮錦致辭 © UED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城市總體規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楊保軍致辭 © UED
宿遷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胡志華為嘉賓介紹宿遷發展定位及規劃愿景 © UED
評審會現場 © UED
評審環節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城市總體規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楊保軍 © UED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孟建民 © UED
英國建筑聯盟學院(AA)校長,藝術建筑臨街屋中心首席策展人兼執行董事,OOAA事務所創始人伊娃·弗蘭奇·伊·吉拉伯特 © UED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UAL城市建筑工作室主設計師韓冬青 © UED
挪威奧斯陸建筑與設計學院校長,斯諾赫塔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人、董事會成員歐爾·古斯特文 © UED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孫一民 © UED
西班牙曼尼斯建筑事務所創始人,特內里費建筑、設計與旅游創新實驗室負責人費爾南多·曼尼斯 © UED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胡越 © UED
Venhoeven CS 建筑與城市規劃事務所CEO和創始人,荷蘭政府基礎建設前首席顧問東·凡乎文 © UED
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院長袁大昌 © UED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首席規劃師,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國務院特貼專家黃晶濤 © UED
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朱玲 © UED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教授王中 © UED
中國科學院大學建筑研究與設計中心教授張路峰 © UED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CBC建筑中心主任彭禮孝 © UED
宿遷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胡志華 © UED
評審現場 © UED
評審會嘉賓合影 © UED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英國建筑聯盟學院(AA)校長伊娃·弗蘭奇·伊·吉拉伯特,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韓冬青,挪威奧斯陸建筑與設計學院校長歐爾·古斯特文,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孫一民,西班牙曼尼斯建筑事務所創始人費爾南多·曼尼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胡越,Venhoeven CS 建筑與城市規劃事務所CEO和創始人東·凡乎文,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院長袁大昌,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黃晶濤,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黨委書記朱玲,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王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建筑研究與設計中心教授張路峰,《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彭禮孝,宿遷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胡志華出席評審會。經過激烈的角逐,評出了本屆競賽最終獲獎作品,評委會主席楊保軍確定并宣布評獎結果,所有評委會成員簽署評審決議書。
隨著獲獎結果的揭曉,第二屆“衲田杯”可持續設計國際競賽落下帷幕,但是宿遷的城市更新才剛剛揚起風帆,設計的力量還將持久而深遠的影響著這座城市的未來。
>>>參會嘉賓<<<
宿遷市政府領導
李榮錦 宿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評委會主席
楊保軍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城市總體規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評委會成員
孟建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伊娃·弗蘭奇·伊·吉拉伯特 英國建筑聯盟學院(AA)校長,藝術建筑臨街屋中心首席策展人兼執行董事,OOAA事務所創始人
韓冬青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UAL城市建筑工作室主設計師
歐爾·古斯特文 挪威奧斯陸建筑與設計學院校長,斯諾赫塔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人、董事會成員
孫一民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費爾南多·曼尼斯 西班牙曼尼斯建筑事務所創始人,特內里費建筑、設計與旅游創新實驗室負責人
胡 越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東·凡乎文 Venhoeven CS 建筑與城市規劃事務所CEO和創始人,荷蘭政府基礎建設前首席顧問
袁大昌 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院長
黃晶濤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首席規劃師,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國務院特貼專家
朱 玲 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 中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張路峰 中國科學院大學建筑研究與設計中心教授
彭禮孝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CBC建筑中心主任
胡志華 宿遷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